你的位置: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359章 生根,初试
    很快,这行人就很荣幸的得到了觐见“神子”的机会。
    他们以最虔诚恭顺的态度,跪拜在耿煊面前。
    对此,耿煊没有任何谦辞避让,大大方方的领受了。
    但他真正关注的,却是蒙托缺席的原因。
    “……他本是要亲自迎接您,可就在昨日上午,我们忽然受到一些很不好的消息。
    正有许多沙民聚落,成规模的组织动员起来,对各部分散在荒原深处的部民展开搜掠。”
    “……他们不要任何活口,只要被找到,他们就会立刻痛下杀手。”
    “因为各部的兵力,有许多都被董观征走。
    剩余的那些,也因为要维持部落一切如常的假象,根本没有和分散藏匿的部民们待在一起。
    面对这些人的搜掠捕杀,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蒙托虽然很想亲自迎接您,但他在几经权衡之后,还是只留了我们在这里,他则带人去应对那些沙民搜杀之事。”
    挺清楚来龙去脉之后,耿煊看向旁边的铁狼,道:
    “你的活来了。”
    铁狼郑重点头,已经明白应该做什么的他,直接问道:
    “我能带走多少兵马?”
    耿煊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刘牧。
    刘牧想了想,道:“五千。”
    铁狼闻言,眉头轻轻皱了起来,对于刘牧的“抠搜”,有些不悦。
    不过,随着刘牧接下来的一番话,他皱起的眉头又立刻舒展开来。
    “……五千玄幽铁骑,有我们在这里挡住董观的兵锋。
    有这五千铁骑,应该足够你应对后面那些骚乱了。”
    说到这里,他盯着脸上显出欣然神色的铁狼,叮嘱道:
    “人我交给你了,你可要督促他们,认真领悟‘投掷术’,不可懈怠。
    另外,这是我们用来对付董观的杀手锏,可别让他们提前暴露了。
    ……对付这些杂兵,五千玄幽铁骑已足够形成碾压之势!”
    铁狼拱手抱拳,郑重应道:
    “我省得。”
    说到这里,他看向耿煊,请示道:
    “军主,那我这就去了?”
    耿煊看向刚才那禀报之人,问:“蒙托他们现在活动的区域,你应该清楚吧?”
    此人赶紧道:“具体位置不清楚,不过,大概的活动范围还是清楚的。”
    耿煊轻轻点头,对铁狼道:
    “将他们也带上……尽量先于蒙托他们汇合。
    我打算让他也做你的副手,以后,那些部落出身的兵士,都由他统领。
    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求,或者对那些部落有什么想法,都交给他,让他去执行、协调就好。”
    铁狼轻轻点头,心中了然。
    知道军主这是对他此前疑问的回应。
    这也是他使用这些“苍狼信徒,以及如何与异族部落建立沟通的方法。
    寻找一个双方都信任的“中间人”。
    蒙托既然能得到军主的青睐,一路成长至今,对军主的忠诚,是不需要怀疑的。
    而早在一个多月以前,蒙托就已经在周遭展开工作,既是同族,又是“神子”亲自派遣的使者,远比他们这些外人,“异族”更受信任。
    有他居中调和,原本让他感觉有些困扰的“结”,一下子的解开了。
    很快,五千玄幽铁骑,就在铁狼的带领下,脱离队伍。
    向西疾驰,很快就没入夜色深处。
    宋明烛、刘牧等人已将此事抛到了一边,开始商议安营扎寨之事。
    按照刘牧的设想,这不是住一晚就撤的临时营地,而是要以此为中心,与董观周旋十日以上。
    这不仅是为了让所有铁骑尽可能领悟入门投掷术,也是为了准备足够多的标准投枪。
    当日初次测试之后,刘牧又陪着张山等人做了更多的测试。
    为了让投掷的威能发挥到最大,对投枪的重量、形制都做了标准定型。
    而锻造一批这些投枪,也都是需要时间。
    好在“黑风军”现在并不缺这点材料。
    从“野狼峡”时期的“黑风团”开始,“黑风军”一路席卷,快速裹挟,所有能带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被一起打包带走。
    即便为此拖慢了行进速度,也在所不惜。
    而这些沙匪聚集之地,本就有储备了不少矿物粗料,这是这些地方与受董观控制的渠道进行稳定交易的拳头产品。
    其中,高价值、高品质的矿物固然不少,可从份量上来说,各种铁料才是最多的。
    此外,还有在“黄苇岛”,“水门军”营地,以及吃掉其他十余处驿所的收获。
    另还有历次战斗中毁坏的兵器,从“野狼峡”至今,数以十万计。
    除了少部分高品质的有着修复价值,绝大多数也都被搜集起来,重新熔铸成了铁胚。
    林林总总加起来,铸造数十万根投枪的材料也是足够的。
    而且,和锻造其他兵器不同,这对锻造者的水平要求并不高。
    从数万沙匪群体,以及“黄苇岛”等处凑出来的数百铁匠,加上可无上限增加的毛糙“学徒”,就足以在短时间内搞定一切。
    便是水平次一点,品质脆了点,顶天也就当成一次性用品好了。
    用完后回收重铸,就可以接着使用。
    为此,刘牧、宋明烛等人,自然要做许多谋划。
    唯有耿煊一人,还在看着铁狼等人离去的方向,而他目中,还有着其他人看不见,也都看不懂的神色。
    没有人知道,对于这些普通部落民的遭遇,耿煊早在数日前就已经知道了。
    最早知道这情况时,还还没向刘牧坦言自己要彻底改变铁骑战法的意图。
    当时,“黑风军”离开玄青海西岸也才不久,队伍还在以三十公里的时速向西急行。
    然后,便有六十七团红气,从身后追上了他,陆续没入他的眉心。
    这六十七团红气,与他此前捕获、炼化的那些红气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颜色全部偏淡。
    最浓的一个,以他的经验判断,其能给他提供的红运,最多也不超过十点。
    而总算下来,这六十七团红气,仅给他带来了四百六十九点红运的收益。
    平均到每个人,堪堪七点红运的贡献。
    若只是如此,还不能完全让耿煊判断出这些红气的来源。
    毕竟,在他这两月在玄幽二州搅风搅雨之时,元州的饥民潮,也到了高峰期。
    因为他提前的安排,不仅同样有源源不断的红气向他扑来,其中也不乏红运低于十点以下的。
    可这些红气都是从南边过来的。
    而这六十七团,却从从他身后,也就东面的玄州方向过来的。
    此外,更铁的佐证,自然就是那些红运贡献者的姓名,迥异于五帝苗裔的起名规则,和扎络、白玛、哈克、蒙托等人倒是多有共同之处。
    到这一步,若还不知道这些“贡献者”是谁,那真是脑袋坏掉了。
    此后将近一天的时间内,又接连有两波类似的红气潮向他扑来,涌入眉心。
    偏低的红运点数加上姓名标识,更进一步验证了耿煊心中的猜测。
    而大约一天之后,这种“红气潮”涌来的频率,陡然加剧。
    几乎每两三个小时,就至少有一波,少则数十团,多则上百团的红气向他涌来。
    到了今天,“红气潮”每一次涌来的间隔,更进一步缩短。
    这说明,那些分散没入荒原各处、没有任何自我防卫能力的部落民们,正在成规模的被搜寻,然后被杀掉。
    效率还在越来越高。
    想到当下玄幽二州的局势,耿煊甚至能够想到,董观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段。
    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些,但他自然是“什么也不知道”,继续按照既定计划行事。
    此刻,耿煊心中虽然也在琢磨此事。
    但更多的,他的关注点却在另一处。
    就在刚才,当他接受了那数十人,以朝圣般的姿态对他的觐见之时。
    他收获了足足四十点白运。
    按照以往规律,“黑风军”一次纳新数千人,才会有这样的收获。
    继而耿煊又想到,此前将那六万余“苍狼信徒”收入麾下之时,同样出现了异常的白运增长。
    再想到那些可能远在数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部落民,在被屠戮身死之后,也将“余气”贡献了过来。
    耿煊对这“异常”背后的情况,有了一些猜测。
    “这算是‘被代表’了吗?”
    早在很久以前,第一处发现扎络等人身上异常之时。
    耿煊就发现,当他们一起感念“苍狼天”之时,他们身上的“波纹”,会出现“同频共振”的奇妙现象。
    从那些“波纹”段来说,既有来自身体层面的,也有来自更变化莫测的心灵层面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不同的生命个体,因为一个同源的“中介”,渐渐被“熏染”上了相同的部分。
    对“苍狼天”的信仰越虔诚,彼此的共通处就越多。
    更奇妙的是,现在,因为他的介入,在这虚无缥缈的“苍狼天”之外,又多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子”,这种连接纽带,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有了一个更加切实而清晰的锚点。
    当其中一部分群体,确凿无疑的投入自己的“怀抱”,因为共同的信仰纽带连接在一起的,看似与他毫无瓜葛的群体,也被动的成为了他的“自己人”。
    这就像是一颗颗存在于冰面之上,本来各自独立的铁球,被丝丝缕缕的丝线彼此牵连在了一起。
    当其中一部分铁球,从某个窟窿跌落入水,那些原本在岸上的,看似不相干的铁球,也被拖拽着落入水中。
    且随着落水的铁球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那种拖拽的“势能”也会越来越恐怖。
    最终,无一幸免,所有铁球都会身不由己的落入水中。
    要想摆脱这样的处境,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摆脱这些“丝线”的纠缠,重新变回完整而孤独的个体。
    但很可惜,相比于铁球,那看似轻易就能挣脱的丝线,却是最不可能挣脱的束缚。
    甚至,越是危险,越是濒临绝境,越是生死关头,他们对“苍狼天”的信仰就会越坚定,对“神子”的呼唤就会狂热。
    那“丝线”的束缚,自然也就变得越坚韧。
    心中转动着这些念头,耿煊的思绪,忽被一阵嘈杂声响惊醒。
    循声看去,便见一队铁骑押送着十余人,去到了宋明烛、刘牧等人旁边。
    很快,这一行人在宋明烛等人的带领下,又来到耿煊旁边。
    “怎么回事?”耿煊询问。
    “四野堡过来的探子。”宋明烛道。
    “四野堡?”耿煊稍有疑惑。
    宋明烛解释道:“就是咱们东面不远处那个沙民聚落。”
    耿煊恍然。
    “他们得了董观的传讯,组织了民兵,对那些散在荒野中的部落民进行捕杀。
    他们察觉了这边的动静,以为是部落民在搞事,就安排了一些夜骑过来查看情况,结果反而落到了我们散出去的哨探手中。”
    “黑风军”的哨探,用的都是玄幽铁骑。
    面对这些聚落民兵,自然是轻松拿捏。
    但凡出现一个死伤,那都是对玄幽铁骑的这个超级兵种的不尊重。
    “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耿煊询问。
    宋明烛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刘牧。
    他的职责,正逐渐朝“内政”转化。
    对他来说,现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营地的建设。
    这种和战斗相关之事,自然有刘牧去操心。
    刘牧心中,显然也早有成算。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给出了他的“解法”。
    只见他沉声道:
    “军主,我也正想与您说这事……我想现在就将四野堡拿下。”
    耿煊静静的听着,不做任何表态。
    刘牧继续道:
    “那些顽抗的,统统杀掉。
    那些愿意投降的,全部迁来此处。
    老弱调去后方,青壮留下用作用作营建的苦力。
    至于四野堡,则将其烧毁,尽可能破坏、污染其水源。”
    听到这里,耿煊皱起了眉头。
    刘牧见状,心中突地一跳,赶紧解释道:
    “咱们便是什么也不做,放任他们就在旁边,他们的结局,也不会有多好,只会比现在更糟糕!”
    耿煊一怔,而后恍然,轻声道:“董观!”
    刘牧点头,道:“是的,就是董观。”
    “四野堡与咱们这里相距二十多里,又有大批现成的屋舍。
    一旦董观率大军逼近,他必会将之征用,并以此为基础,扩建营地,成为与咱们对垒的策源之地。
    ……咱们不能让他占了这个便宜。
    以董观的做法,既然吃掉了四野堡,里面那些人还能有个好?
    所有的粮食,都会被收集起来,征为军粮。
    那些没用的老弱,他不可能留着消耗宝贵的军粮。
    那些有用的青壮,也都会迅速榨干所有的价值。
    若他们提供的价值赶不上他们每日的消耗,他同样会毫不犹豫的将其处理掉……或者,让他们来冲击咱们的营地,投石问路,试探咱们的应对!”
    耿煊默然。
    听起来有些残酷,可这种做法,却不是董观独有的,而是各州军镇的“通用解法”。
    一旦某地成为战场,那平日里为了维持统治而存在温情脉脉的面纱,都会被迅速扯掉。
    周边的一切人、事、物,都要为战争服务。
    区域内的人,有且仅有两个选择。
    有益于战争的,就以各种方式投入战争,哪怕是以“军粮”、以“耗材”的方式。
    无益于战争,甚至可能存在潜在妨碍的,哪怕只是消耗一定的粮食和饮水,那也都是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的。
    将后方的粮草,运到一线战场,途中的消耗是非常恐怖的。
    前线多一个人消耗,一两千里之外的后方,可能就要从十个人嘴里抢走食物。
    如此简单的一道计算题,是个理智人都知道该如何做。
    耿煊沉默。
    刘牧的话却还没有完。
    “……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董观的大军,落后我们大约一天的行程。
    我们不仅要清除掉‘四野堡’这个距离最近的障碍,我还想充分利用这段时期,将方圆百里之内存在的、可供他借力的聚落,通通拔除掉。
    便是那些距离远,不便直接行动的,我们也要将信息扩散出去。
    我相信,以他们对董观的了解,都不需要我们催促,他们自己就会纷纷出逃。”
    以董观的“赫赫威名”,不管以往那些聚落对他如何恭顺,可一旦让他们知道,自家所在地不幸成为前线战场,那些沙民必会舍下一切亡命出逃。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留下的结局是什么。
    地广人稀的幽州,将罕见的出现逃亡潮。
    虽然,这是董观的“威名”造成的。
    可自己,却依然负有直接的责任。
    对此,耿煊倒是没有内耗自责什么的。
    因为他非常清楚,不是此处,就是彼处,总会有那么一处,会不幸的成为战场前线。
    他虽然很想将战场挪到荒芜人烟的广袤荒原之中,尽可能减少对普通生民的滋扰。
    但只一个问题就把他将死了。
    水。
    玄幽马加苍岚马,超过十万。
    “黑风军”将士加起来,也超过十万。
    即便只是满足最低生活所需,每日所需消耗的洁净饮水,那都是一个海量!
    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落足,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后面有一处出水量足够巨大的地下活水么!
    所以,对于这必然会引发的连锁后果,他没什么好自责内耗的,他只是为这些素未谋面的沙民们接下来的遭遇默哀了两分钟,便点头同意了刘牧的计划。
    “去吧,只要你认为合适的行动,就去做吧。
    ……不过,能不杀就不杀。
    你还可提醒他们,若想摆脱董观的魔爪,可以往西边跑。”耿煊还轻声叮嘱道。
    刘牧看了他一眼,轻声回道:
    “……我们的恶名,董观早就帮我们宣扬开了。
    董观固然可怕,可咱们才是让他们切齿痛恨的。
    在他们看来,这场灾难,根本就是咱们引发的!”
    “……”
    耿煊无话可说了。
    虽然他很想反驳,但站在这些沙民的角度,这其实没错。
    自己才是那个给玄幽二州带来灾难与杀劫之人。
    若是没有自己,现在玄幽二州,包括那些最受歧视的异族部落在内,都会沉浸在董观南侵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他们所能跟着享受到的丰厚红利之中!
    只要是董观体系中的一员,哪怕是最卑贱的奴婢仆役,都会有吃肉喝汤的机会。
    现在,这样的机会被自己搅没了不说。
    还在玄幽二州来来回回,没完没了的祸害。
    他们不恨自己才怪!
    恍然醒悟过来的耿煊,只是摆了摆手,道:“将能做的都做了,至于能有多少效果,就看天意吧。”
    说罢,他便再不谈及此事,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
    刘牧郑重一礼之后,便带着规模过万的铁骑,迅速离营而去。
    和上一波离营的铁狼等人,也没差多久。
    不同的是,铁狼等人往西。
    而刘牧等人往东。
    剩下的铁骑,一部分散向各处,防止那些一路尾随的“苍蝇”们的靠近。
    一部分则与其他人一起,参与到营地的快速搭建之中。
    耿煊默默的看了一阵,便将营地建设之事全权交由宋明烛,他本人则对宋明烛简单交代了两句值守,便也同样没入夜色深处。
    从此往北约十里,恰有一条从西北到东南走向的、总长度不过四百多里的小型山脉。
    没什么生机,也没有水源,甚至连个确切的名字都没有。
    但这也是耿煊最终选在此处落脚的原因之一,这就相当于一道天然的防护墙,能够挡住董观铁骑从北面荒原俯冲而下。
    只需在筑营之时,稍微兼顾一下,就能消除许多潜在的隐患,降低董观可用的“选项”。
    耿煊孤身离营之后,径直北上。
    很快就登上了这条小山脉最南端,距离营地不足二十里的山峰之上。
    据耿煊提前了解到的情况,这也是这条长不过五百里的小山脉中,最出挑,也是最高的山峰。
    还没完全登上峰顶,耿煊就已感觉到气温陡降,风也变得越来越烈。
    耿煊没有停步,身形快速移动,身形在光秃秃的悬崖峭壁间,如轻灵魅影一般,不断飘摇而上。
    没多久,他就已经登上了峰顶。
    并不是一个尖锐的金字塔尖,而是一处面积超过十亩的,略微内凹下陷的山顶平台。
    除了寒气逼人,狂风烈烈,耿煊最大的感受,就是天空的群星,前所未有的繁密,也前所未有的明亮。
    仿佛头顶的“天”,都因此离自己更近了一些。
    耿煊仰头看了看,心中如此猜想:“这是错觉吧?”
    在他看来,从这峰顶到山脚这两三千米的距离差,在脚下大地与群星的距离之间,这差距微渺到可完全忽略不计。
    现在,自己站在山顶觉得星更亮,天更近,不过是主观感受带来的变化而已。
    仰头看了两眼,耿煊便摇了摇头,甩掉这些杂念,站在峰顶靠南侧边缘,直面猎猎寒风无休无止的吹拂,耿煊轻轻闭上了双眼。
    再一次进入“天地桩”的状态之中。
    虽然,他已经理智上认为,此处与别处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可在心灵上,当他再次接着“天地桩”的特性,进入那奇妙的境地之时。
    原本,那单调到有些清冷估计的“天”中,似乎出现了隐约的群星。
    在“天地桩”带来的妙境中,“我”戴“天”履“地”。
    “天”在上,“地”在下,“我”在中。
    彼此不相扰、不相干的“天”与“地”,因为有了“我”,开始出现了交互,有气韵在两者之间流动。
    而供它们交互的、让气韵流动的“介质”,当然就是“我”。
    现在,“我”的头顶上,在那气韵流动之间,仿佛还有群星缓缓转动,宛如斗转星移的残痕。
    当然,这对耿煊的影响,也仅此而已。
    这仿佛视觉残像一般的残痕,对于他的修炼,并没有任何影响。
    无论是正面的,亦或是负面的。
    当他进入这种状态之后,最关注的,反而是在“地”上蔓延开来的,在现实中无形无相,可在“天地桩”的妙境中,真的如网一般散开的“地听蛛网”。
    于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一切,因为与大地的交互,接着“地听蛛网”的捕捉,清晰的反馈,并呈现在他的心灵之中。
    南面近二十里外传来的,密集的动静,是最先被他捕获的。
    通过这些动静勾勒出来的形态轮廓,耿煊已经大略看到了营地大约的模样。
    而后,是分散在营地周边的一处处“震动源”,那是一名名玄幽铁骑分散在营地周围,哨探境界。
    然后,耿煊捕捉到了东南方向,三十多里外传来的密集动静。
    那是四野堡。
    那是刘牧的铁骑。
    那是刘牧凭着远超四野堡的强横实力,轻易突破对方的防御,纵起驰入四野堡之内。
    嗯,驰入堡内的,只有五百骑。
    其余近万骑,都停留在堡外。
    只是这不足二十分之一的力量,对这四野堡形成碾压之势,一是绰绰有余。
    后面的动静,就比较零碎,也显得有些凌乱,可结合陆续跨越三十多里的夜空,不断没入眉心的氤氲红气,耿煊也知道那里正在发生什么。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原本凌乱的动静,重新变得有序起来。
    聚在堡内的人丁,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堡内踉跄而出,并在五百铁骑的押送下,拖家带口,一路向西,也就宋明烛等人所在方向接近。
    又过了一会儿,那停留在堡外的近万骑,没有返回,而是折向往南。
    通过地听蛛网,耿煊知道,就在他们前方约二十多里之外,便又有一个聚落存在。
    在这两批人接连离开之后,本来应该已经人去楼空的四野堡,却不时有或轻或重的震动落入“地听蛛网”之中。
    站在无名峰顶,“享受着”猎猎寒风的耿煊,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然后,他便见东南方向,有赤红色的焰光冲天。
    凭着敏锐的、视夜如昼的目力,哪怕隔着三十多里的距离,耿煊也隐约能看见熊熊烈焰那张牙舞爪的肆意轮廓。
    其实,这样的晚上,这样的距离,即便没有他这般敏锐的目力,依然能够清晰看见彼处正被大伙吞噬的濒死惨样。
    耿煊看了几眼,确认了一下情况,便收回了目光,继续沉浸在“天地桩”带来的唯我妙境之中。
    而就在此刻,在耿煊以南二十里外的营地之内,同样有一道道身影暂停了手中的忙碌,扭头转身,朝着东方夜空行注目礼。
    一双双被夜色吞没的瞳孔之内,都倒映出一朵朵缭绕恍惚的赤红,仿佛一束束摇曳的烛火。
    很快,以宋明烛为首的高层率先反应过来,提醒众人不要分心。
    于是,众人很快就继续专注于各自的事务之上。
    哪怕东方夜空中传来的赤红焰光逐渐暗淡,成群结队的踉跄身影在五百铁骑的押送下缓缓接近,都没再引发大规模的关注。
    在超过十万人的齐心努力下,一座营地从无到有,迅速在大地上铺展开来。
    往西,就连后方距离还有十余里的,部落所在地,也被一点点囊括其中。
    往北,一点点向着山脚接近。
    夜尽天明。
    营地初有轮廓,远未彻底成型。
    已有部分人开始进入梦乡,另有许多人,依然在不停歇的忙碌着。
    对于普通人来说,修炼者无论修为高低,都相当于一具具工程机械。
    按照这个世道的普遍观念,会将挖坑填土一类的劳作视为贱役,为所有修炼者天然排斥。
    可“黑风军”不同,在耿煊的持续改造下,他们的观念,早就与传统修炼者的思维,有了巨大的不同。
    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必须利用这宝贵的空窗期,尽可能赶在董观的大军抵达之前,积累下足够多的优势。
    而在超十万的玄幽铁骑威胁下,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深挖沟,高垒墙,尽可能阻遏玄幽铁骑的冲锋。
    是以,没有一个人敢懈怠。
    清楚知道营地进展,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的耿煊,也不急着下山,继续沉浸在“天地桩”的修炼之中。
    直到中午前后,耿煊这才退出了修炼,徐徐睁开眼来。
    心中,颇有些怅然不舍的情绪。
    不过,“地听蛛网”捕捉到,有大量的动静从西南方向传来。
    目标明确,径往营地所在方向而来。
    速度颇快。
    就在他睁眼醒来之时,距离营地最西端,已经不足二十里的距离。
    通过震动反馈到他脑海中的画面,最惹眼的,便是一千铁骑。
    毫无疑问,这是随铁狼离去的五千骑中的一部分。
    耿煊还发现,这支归营队伍的规模,远不止这一千铁骑。
    另有规模至少三千的苍岚马,跟随在这一千铁骑身后,一起往这营地赶来。
    心中大约猜到是怎么回事的耿煊,当然要过去见上一见。
    站在峰顶南侧边缘,耿煊微微俯首,就能看见在十余里外的大地上,铺展开来的营地建设。
    耿煊将目光微微内收,看着下方从陡到缓,中间是有起伏,落差两三千米的嶙峋山脉。
    忽地嘴角一弯,微微一笑。
    原本仿佛与脚下高峰融为一体,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的身形,忽然毫无征兆的向前扑倒。
    看上去,与主动跳崖者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他的身形即将从直立变为水平,猎猎寒风从身周掠过之时。
    他的双脚,看似没有任何运劲用力的征兆,可却借着大师境“天地桩”带来的澎湃地力,让他的身体瞬间如被弹弓射出。
    “嗖”的一下便向前飞窜而出。
    若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般身体前倾,几乎与大地呈水平的姿态,恰与“相马术”圆满之后,他在大地上贴地疾行的姿态差不多。
    风本是无形无相。
    可此刻,这从身周吹拂而过,将他身体全部包围的狂风,却仿佛变成了有形有质的大手。
    特别是那从身下吹拂而过的狂风,让他清晰的感觉到一股托举之力。
    这股力量在向上托举着他的身体。
    在与他身体本身向大地坠落的力量相对抗。
    凭着以往的经验,耿煊更是知道,即便没有任何风,以他此刻的速度,相对于身周虚空来说,依然有猎猎狂风吹过。
    更别说,这峰顶之上,本来就有终年不散的狂风。
    借着这样的便利,除了最初从峰顶“弹飞”的那一刻,耿煊便再没有施展任何额外的手段。
    只是凭丰富的经验,让身体找到了最佳的“借风”姿态。
    然后,他静静旁观着这一切。
    一边,是大地对身体强烈的拖拽之力。
    从他双脚离地的那一刻起,就拼了命的将他往地上拽。
    另一方面,是猎猎狂风从身下吹过之时,带来的托举之力。
    在与大地的拖拽之力相对抗。
    不过,问题在于,风是变化的,灵动的,琢磨不定的。
    因此,这股托举之力,也是不稳定的。
    大小不稳定。
    方向也不稳定。
    不仅有向上的托举,还会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甚至有时候从背后往下压来。
    而且,这种托举之力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以躯干胸腹为中心,均匀的在身体各处散开。
    可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理想状态”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若不是有着足够丰富的经验,高超而精妙的运劲技巧。
    随时调整,时刻对抗。
    将外力的不稳定,通过自身的迅速变化进行自适应,自平衡。
    若非如此,在他跃出峰顶后不久,身体就会完全失控,不由自主,甚至可能直接打起旋来。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从峰顶一跃而下的他,身形一边快速向前,一边快速下坠。
    但这个“快速”,却远比自由落地缓慢得多。
    而且,坠速颇为均匀,而不是呈加速度下坠。
    当他的身形落地之时,回头看去。
    耿煊凭目力观察判断,自己大约下坠了近五百米的高度。
    而与峰顶的水平距离,却明显超过了五百米,将近千米。
    “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滑行了。”耿煊心中如此评价。
    虽然,这和他预期的最佳情况,还有颇多差距,但他对此,却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至少证明,这个方向,算是蹚对了。
    至于失败了怎么办?
    反正摔不死,最多落地时狼狈一点。
    又不是真的悬崖峭壁。
    这也是耿煊第一次就敢如此尝试的底气所在。
    耿煊没再做第二次尝试,回头转身,继续往山脚方向行去。
    他的心中,则在复盘刚才“坠崖”期间,身体的诸般感受。
    “下一次,可以更进一步,离崖之时的速度,可以更快一点,这样,就能借到更多的托举风力。”
    “……不过,这风力越大,便越不可控。
    身体要抵消这种负面状态,就必须做出更复杂的应对操作。”
    “最大的困难,是双脚离地,身处虚空,没有依托。
    无从借力,也无从卸力,只这一点,就让所有操作,难度都要暴涨,而效果,却反而是下降的。”
    “消耗之大,过于恐怖。
    而且,因为双脚离地,‘天地桩’带来的,借地力快速恢复的优势,也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还只是简单的、短距离的滑行。
    若要滑行的更远,甚至是真正的飞行,在此基础上,难度还要增加十倍百倍!”
    “所以,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对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实现‘飞’这个目标之前,得先将这个问题攻克。”
    如何攻克,耿煊心中也有了思路,还不止一种。
    一门功法,亦或者一门秘术,只要能解决问题,就都可尝试。
    这对其他人来说,就已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不过,对耿煊来说,有了清晰的路径之后,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剩下那一小半,要解决起来,反倒没那么难了。
    耿煊一边下山,一边整理着心中思绪。
    随着思绪明晰,脚步也轻快起来。
    当他从山中走出,返回营地,这些思虑,已被他妥帖的收在心底。
    此刻,一行队伍,也刚好从西面抵达营地。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多子多福:他儿子太多了   造化星君   模拟修仙传   从镇妖司开始,抬手举世无   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   我为纣王,人族大帝!   修仙小炮灰,靠盲盒系统逆袭了   [韩娱]她们说我很逆天   美色当前   劫临九境   锦衣夜行   神道丹帝   [伪韩娱]只是朋友   人类幼崽三岁半,被大佬们宠翻天   反派:女帝师妹黑化后成了病娇   最轻松修炼,永远比绝代天骄高一级!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修罗剑神   我!清理员!   是肉文穿了她!  

Powered by 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Powered by站群系统
笔趣阁免费小说网-第359章 生根,初试

sav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