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真理之城
“是吗?他们真被吓得尿裤子了?”
卡尔有一副大嗓门,这顿时引来了文斯太太的不满,她从烤火鸡上撕下一块肉,塞进卡尔的嘴巴里,“你小声点,他们能听见!”
“哦,请原谅,我只是太激动了,真可惜我没能见到尤里乌斯最后一面。”
卡尔收敛了许多,他的嘴角沾满了油。
文斯太太是一位厨艺大师,最擅长烹饪高热量的食物,伊森觉得她应该能和彼岸还有柯洛伊小姐成为要好的朋友。
这次就连不怎么喜欢人类食物的黑猫都扒拉下来一块火鸡腿。
“所以,你们这次是为了‘真理之城’而来的?”
饱餐一顿,卡尔用餐布抹去嘴角的油渍,“这就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圣者,却从未停止过对于知识的渴求——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用得上它们!”
“那本书还在?”
凛冬松了口气。
“当然,我把所有的藏书都抢救了下来!”
卡尔自豪地说道,没有任何人能染指他们家族的藏书,就连教廷也不例外,他早就下定了决心,大不了和那些人鱼死网破。
他洗了手,将自己打理整洁,便领着二人朝二楼走去,卧室的对面就是藏书阁,他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在这里他再也不不必将那些重要的典籍藏到地下,也不必担心再被当成收藏禁书的叛国者来处理。
他有充足的时间来看书,汲取里面的知识,他记得每一本藏书的位置,进门后便直奔《真理之城》所在的书架而去。
“这是一本预言性质的书籍,是帝国的第一位学社圣者在聆听真理之神的教诲时完成的记录。”
卡尔把厚厚的羊皮书递交给伊森,他会对每一个对《真理之城》感兴趣的人介绍这本书的来历,而在那之后,他会保持沉默,卡尔不希望伊森受到其他的干扰,每个人都该对知识产生自己的认知与理解。
藏书阁里设置了许多张椅子,平日卡尔教授便会坐在这里翻阅他的藏书,这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所在,卡尔见伊森入座,他便又拿了一本昨晚没读完的羊皮书,走到隔壁的书架下随便找了张椅子津津有味地翻了起来。
《真理之城》的第一页便向阅读者描绘了那个虚幻而又特别的城市。
凛冬的记忆没有出错,它的确描绘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甚至从一些对于高楼细节性的描写中不难判断出那里的物质与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玻璃窗式的建筑风格和伊森所熟悉的现代社会如出一辙。
起初,撰写这本书籍的圣者认为那是一场梦。
虚无缥缈,却又无比真实,并且他在那后来的每一天晚上都会进入梦境的世界。
更难得的是这些梦都是连贯的,他在前一日睡梦中的决定,都会对第二次入梦时产生影响,梦境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认得他,在他们的认知中,在他“醒来”的时候,便会凭空消失一段时间,直到再次入睡。
但凛冬在上一次读到这些文字时,或许是因为她难以理解书中描述的城市,便失去了兴趣,除了城市之外,书本中还大量提到了那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它对帝国后来的政治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真理之城没有国家的概念,城市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个叫做“民主议会”的机构,这成为了帝国七人议会的雏形,在民主议会中,就存在着从七位最重要领域产生的代表,那里没有皇室、国王的概念,民主议会便是一切方针的制定者。
帝国在两者之间进行了平衡,在保留了亨利一族的基础上,诞生出了七人议会这样的机构。
从书本中的文字不难看出撰写者对于真理之城政治、文化与科技推崇备至,他认为虽然真理之城的居民个体并没有像超凡者那么强大的力量,但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真理之城不可或缺的燃料,他可以轻易说出几十种完全不同的岗位,而在那些岗位之中,工作的内容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和如此细致化的分工相比,帝国的道途信仰显得粗糙了许多,而更重要的是自第三纪元的猩红瘟疫过后,人类的信仰道途便分崩离析,他们很难再将强大的超凡者们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各司其职,为王国贡献力量。
撰写者对梦境中的城市推崇备至,他将真理之城作为了帝国理想化的发展方向,不停以它作为蓝图,向亨利王室提出意见。
事实证明哪个纪元的真理信徒行为风格都差不多,低情商几乎是他们的通病。
不出伊森所料的,这位撰写者在又一次向亨利一世表达对王权的轻视后,帝国的初代国王再也忍受不了他的种种言论,严令禁止了任何有关真理之城的提案。
那成为了真理学社退出政治,转向教育领域的信号。
亨利一世不认为他需要有人来指导他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他需要的是真理之神的信徒们能完成好他们的本职工作——那便是在审判庭就职,判好他们手头上的案子。
自那之后,撰写者便愈发沉迷于梦境之中。
在他的眼里,真理之城的统治者是英明、理智的化身,他甚至一度认为那里便是真理之神本人留给他们的模版。
面对民主议会的盛情款待,他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说起了第六纪元正冉冉升起的帝国,说起了他们的信仰,还有正位神与中位神们光辉的事迹,以及……仍在在暗中窥视他们的世界,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的邪神们。
撰写者也从民主议会得到了他所希望的情报,那包括了时代发展轨迹,数次席卷世界的战争,以及在第三次战争后重新集结在一起的人类,他们痛定思痛,总结了过去的教训,才终于建立起了这个理想的国度。
然而真理之城的大门只向他一人敞开。
撰写者曾尝试过无数种方式,他希望亨利一世能与自己同行,这样一来他就能让对方目睹这个城市的魅力,让他们看见每当夜幕降临时被灯光照亮的城市,再也没有纷争,人们能真正意义上彼此理解,然而他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
事实上就连民主议会的成员也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提出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联觉方式。
而撰写者的到来让真理之城印证了真理之城居民的另一个猜想——在他们所不知道的地方,仍有其他文明与生命的存在。
于是在书本的后半部分,一个撰写者与民主议会之间的新计划展开了。
民主议会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集结了最顶尖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对于其他位面的探索,双方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打破位面的隔阂,加深双方的友谊。
撰写者自诩外交大使,当真理之城的星舰抵达帝国上空之时,他将亲自欢迎他们的到来。
但双方美好的愿景终究没能实现。
他们似乎倒在了胜利前的最后一步,在撰写者的最后一次访问中,研究部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真理之城的居民根据他提供的诸多信息,发现了他在帝国所发出的信号,用民主议会的话来讲“那就如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他们的方向”。
双方都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的会面就不再仅限于梦境。
他们会造访帝国,亲自与当时已年迈的亨利一世进行会谈。
民主议会向他进行了诸多美好的承诺,但在那之后,他便再也没能去过真理之城,在撰写者最后一期苏醒时,他见证了真理之城的星舰启航,他的内心兴奋不已,在醒来的第一时间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可胜利终究没有到来。
直到最后,撰写者也不知道那承载了他们希望的星舰驶向了何处。
然而读完了整本书的伊森却眉头紧皱,这是一个充满了疑点的故事,在撰写者单方面的叙事之下,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也许只会出现在一些不必深究细节的太空喜剧里。
他可不相信书本中的“理想国”。
只要仍然存在资源分配问题,人与人完全相互理解,没有纷争的世界就不会存在。
而且撰写者从未到达过真理之城以外的地方,按照民主议会的说法,在第三次战争后,世界上大部分的城市都在轰炸中毁灭了,这个城市成为了人类最后的据点。
还有在书本的结尾,最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
根据撰写者的描述,真理之城的科技水平基本和伊森记忆中的现代社会是持平的,为什么在研究部门成立后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真理之城的居民就解锁了跨域星系级别的航行方式,就连星舰这种存在于科幻故事里的造物都弄出来了。
依照撰写者描述,那是一个“堪比帝国小型城市的飞行物”。
这个故事在现代人看来处处都是没法忽略的割裂感,但对于身处落后时代的撰写者来说却恰到好处。
他从没有怀疑过民主议会的动机,直到最后他都仍然坚信那会是一场跨越时代的友好交流。
撰写者在帝都寿终正寝,他将无尽的遗憾带进了坟墓。
但伊森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他不知道那一艘星舰在航行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但……
幸好他们没有来到帝国。
推荐阅读: 海贼:从东海开始高筑墙 LOL:什么叫标记型打野啊 我都快成人皇了,族里还不收网? 火影:我的忍术平平无奇 妖尾:我要召唤纳什男爵 斗罗从收养古月娜开始 无限格斗 塔防之全民公敌 火影:这个宇智波,不太对劲 诡秘之主:刺客歧途 穿进斗罗成辅王,带迷弟迷妹造反 家妻是核弹少女 我大海贼,你说我刚出海? 末日乐园 火影:弄假成真,开局大筒木之体 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 吞噬星空之乾巫之主 噩梦开始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