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畅游武侠诸天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突厥南下
    什么?
    胡人大军南下了!
    这个消息顿时震惊了众人。
    对汉民族来说,几乎每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的都是战争和杀戮。
    即便有长城为屏障,却也并非万无一失。
    历朝历代能够真正解决北方边患的朝代,可谓寥寥无几。
    而如今,胡人再度南下的消息,为大明刚刚打败李唐的欢欣场面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阴影。
    “莫急,详细情况如何?”
    赵明渊的话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听着他那平静的语调,众人不禁都安定了下来。
    随着传讯兵的娓娓道来,众人方才明白了事情始末。
    原来,这次南下的乃是DTZ,也是草原上如今最大的部落,同时也是武尊毕玄当国师的那个部落。
    看来他们早就知道长安城将会有变,可能猜到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早有准备。
    难道是颉利可汗已经知道了那一战的最终结果,所以要南下为毕玄复仇?
    当然,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为毕玄复仇只是颉利为南下而找的借口罢了。
    真相自然是颉利得知赵明渊大败李唐,即将一统天下,而感到恐惧。
    他在害怕中原一统,从而出现一个强盛的汉人帝国。
    毕竟,几乎每一个强大的王朝都必然会驱逐鞑虏,北击胡人,从无例外。
    因此,趁着大明尚未真正地吞并李唐,提前下手,从而削弱大明的实力,也不失为一良策。
    不得不说,他们找的时机真的不错。
    如今赵明渊刚刚入主长安城,附近许多城池尚未真正地归降大明,这个时候打仗,必将乱作一团,难以发挥出全力。
    “他们现在到哪儿了?”
    赵明渊冷静地问道。
    “回禀陛下,传讯之时是三个时辰之前,当时胡人先锋已经进入了陇右。”
    “不可能!难道就没有人抵挡吗?那些边军是干什么吃的!”
    立即便有人出言反驳,正是李唐的降臣之一。
    很快有人提出,会不会是因为李唐灭亡的消息传了出去,因此边军才倒戈了。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胡人来得这么快。
    当前河西走廊并没有在李唐的手中,因此胡汉边境距离长安只有数百里,若胡人轻骑前来,只需半日,便可进逼长安。
    因此,虽然和胡人有些合作,但李唐自然也不会没有防备,驻扎在边关的人马可是不少。
    事实上,边关的那些人马甚至是物资本就是大隋的,只是被李唐接管了而已。
    虽说因为要同大明决战,李唐的确抽调了不少的边军,可即便如此,也不应该这么容易便被突破。
    毕竟守军依托城池,占据地利,根本难以突破。
    更何况胡人多是骑兵,但攻城器械却严重不足,想要攻破边关坚城,哪有那么容易?
    除非边军真的是一矢未发,便即开城投降。
    可这就更像天方夜谭了。
    边关将士和胡人连年大战,早已仇深似海,怎么可能向他们投降呢?
    更何况那些士兵原本皆是隋军,虽然投降了李唐,但要说他们对李唐有多么忠心,只怕也还谈不上。
    他们会为了李唐而做出引胡人入关的事情,更是说不通。
    正当众臣疑惑不解之时,从后殿钻出来个老太监,悄悄地来到赵明渊身边,俯身轻语了几句。
    这个老太监不是别人,正是阴癸派的长老之一韦怜香。
    作为阴癸派的卧底,他本来在杨广的身边侍候,隋亡之后便来到了李唐的后宫,成为了李渊的贴身太监。
    因为他对皇宫极为熟悉,赵明渊便将皇宫内的事务交给了他来管理。
    看来,他这是查出来了什么。
    果然,随着韦怜香的轻声诉说,赵明渊才清楚了事情始末。
    原来,在李渊自杀之前曾经秘密派人送出了几封信。
    据韦怜香调查,确认了有三封信被李渊派死士送了出去。
    其中一封信好像是被送往了窦建德那里,另外的两封信,却是送向了同一个方向。
    其中一封好像是被送往了驻守边关的守城大将,而剩下的一封信甚至被送往了草原。
    如今看来,那一封信最终被到了颉利可汗的手中,这才有了DTZ的此番出人意料地南下。
    而那个守城大将正是李唐宗室,胡人正是从他所驻守的城池入关的。
    原来如此。
    想必是李渊临死前不甘心自己的兵败身亡,三子皆被赵明渊所杀,因此才起了复仇之心。
    为了让这位守将甘心引胡人入关,不知道在那封信中,他是怎样渲染赵明渊的残暴无情。
    难道是写赵明渊将李唐宗室都给屠戮一空?
    还是说,这位守将本来就对李渊言听计从。
    不过,既然是边关守将这样要紧之人,想必的确是李渊极为信重之人。
    虽然其中细节已经无法考究,不过大致情况赵明渊已经明白了。
    当前最重要的事并非追究其中原因,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幸好,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至少对赵渊来说,不难。
    倒是李渊对窦建德的那封信也要注意,不知道窦建德会不会也趁机率军南下。
    于是,赵明渊立即派人传讯让李靖戒备北方动向,之后便略过了这一项,让众臣禀报起其他事务。
    群臣虽然有些奇怪,但看起来赵明渊似乎胸有成竹,好似早就有了解决方法,遂不再坚持,一一禀告如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刚刚兼并了李唐,各种事务千头万绪,自然有许多问题在等着赵明渊解决。
    等他将手头的主要事务彻底解决,已经是数个时辰之后了。
    群臣退去之后,赵明渊来到了长安城外的军营中。
    为了防止扰民,有近半大军都还驻扎在城外的军营之中。
    如今解决了诸多政事,赵明渊自然也要解决军事问题了。
    方才在朝堂之上不动声色,自然并非赵明渊不在乎李唐百姓,任由胡人劫掠。而是准备亲自率军前去,快速解决这一麻烦。
    之所以隐秘行事,赵明渊自然是在防备自己离开之后,长安无人坐镇,怕有人趁机生乱。
    事实上,可能已经有人已经猜到了赵明渊的打算。
    不过,聪明人就应该明白,此时不要妄动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否则,即便能够惹出一些乱子,为大明造成一些损失。可等赵明渊归来,留在他们的也必将是灭亡的命运。
    除非,赵明渊这一去便不复返。
    但是,这可能吗?
    就凭那些胡人难道能够留得下赵明渊?
    经过这么长时间消息的传播,该知道的人也大都已经知道了昨晚在皇城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什么人,当得知赵明渊那样不可思议的强大,都再也无法升起力敌之心。
    而若连这些消息都得不到,那些人即便作乱,却也掀不起大浪,必将被守军弹指而灭。
    想明白这些,赵明渊自然可以安心离开。
    不过此行,他并没有率大军前去的意思,而只是带了三千骑兵。
    这自然不是普通的骑兵,事实上他们正是赵明渊的那支王牌骑弩兵。
    这支军队本来就是赵明渊精挑细选了三军中的精锐,经过严苛地训练而成的,绝不仅仅只是骑射能力出众而已。
    事实上,即便没有钢弩在手,他们也依然是以一当十的精锐。
    此次出征,赵明渊虽然只带了他们三千人。
    可这三千人却都是一人三马,携带了充足的粮草弹药,甚至连火药都带了不少。
    这次灭唐比赵明渊事先预料的还要轻松一些,以至于不少火器还没来得及使用。
    既然DTZ的胡人突然南下了,那就把这些多出来的弹药用在他们身上吧!
    胡人南下自然是以骑兵为主,而火器对于骑兵的初见杀,其威力绝对超乎世人的想象。
    虽然赵明渊这支骑兵使用的主要杀伤性兵器乃是钢弩,可要论其作战方式,却是与历史上的一支轻骑兵极为相似。
    那便是三国之时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来去如风,当者披靡。
    公孙瓒曾经依靠他的白马义从威震塞外,杀得乌桓不得不远遁。
    这种兵种严格来说其战术便是速度快、攻击力强,只能自己打别人,别人却很难打到自己。
    甚至赵明渊的这支骑弩兵更进一步,攻击力更强,弩矢更密,射程也更远,自然也更难对付。
    要想抵挡弩箭射击,除非身着重甲或是具装骑士,否则根本无法抵挡数十万支箭雨齐发。
    可若穿上重甲,重骑兵的速度却又追不上轻骑兵。
    因此,理论上来讲,根本没有哪个兵种能够克制他们。
    白马义从的灭亡,却是公孙瓒太过自大而身陷死地,在一个狭窄的地方被围住施展不开,也无法躲避,这才被麹义的八百先登用强弩大破。
    事实上,只要当初公孙瓒小心一些,可能界桥之战的结局就将会改写。
    虽然历史无法改写,但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赵明渊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更不用说陇西之地一马平川,只要避开几个关键的位置,根本没有人能够给这支兵马带来任何危险。
    因此,这一战赵明渊胜券在握,实在想不出自己会怎么输。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武学痴迷者   一字乾坤刀   仙缘错:惊世情劫   乱绝沧澜   合道   最强昆仑掌门   焚天路   超品剑侠   玄浑道章   刀枪破胡尘   烽火铸剑录   大兖至尊路   继祖传宗   风云崛起之江湖豪杰   屠狗   肖炎征四寇   斗转江湖   尘世邺火   龙雨   仙道第一剑  

Powered by 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RSS地图 HTML地图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笔趣阁免费小说网-第一百八十三章 突厥南下

saveSet();